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学科简介-艺术类-设计学

2014-08-11

130500设计学——服装艺术设计

 

【学科简介】

服装艺术设计学科导师自成梯队结构合理,教授导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导师10人,后备第二导师3人。承担重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部级科研奖3项。全国时尚类重大设计奖7项。发表有影响的专著、教材10余部,论文30余篇。硕士研究生参加的重大科研项目各种大赛获奖和论文奖项在全国同类研究生培养中名列前茅。服装艺术设计硕士生培养成为我院设计学研究生培养特色方向之一。

【研究方向】

 “服装艺术设计”通过多年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四个结构合理、综合实力强劲、行业影响突出、特色鲜明的四个课题研究方向:

1.高级成衣设计研究。以机织和针织成衣开发、制造、市场运作的系统策划(设计)高级人才的培养为平台,对其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2.高级时装设计研究。把握国际时尚思潮和时装流派的发展动态,运用高级时装的理论体系、时尚批评和艺术规律,结合行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研究高级时装的奢侈品研发规律、创新理论和实践。

3.纸样设计与制板技术。以成衣产品设计的国际规则为平台,研究纸样设计系统与面料、风格、工艺、加工的创新理论与实践。探讨定制和成衣纸样设计系统(PDS)数字化智能技术的前瞻理论与实践。

4. 服装设计管理。将服装设计在有规划、有目的的组织过程中,围绕设计管理程序与设计关系展开研究,并扩展至现代商业系统中加以考虑,探索服装设计在现代工业和市场、商业运作过程的系统管理的科学与实践。

 

130500设计学——环境艺术设计

【学科简介】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成立于1998年,成立伊 始就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 究生的教育属于精英型的教育,学制为2.5年。硕士 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已经形 成了教学的基本框架。硕士阶段的课程除了必修的文 化课外,专业课程主要分为四个板块:设计理论板 块、美学理论板块、设计实践板块、设计技术板块。 第一年以学位课程为主,第二年以设计实践和学位论 文为主。

【师资情况】环境艺术设计系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有 教师11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 师共4位(其中一位为外聘导师),2名教授、2名副 教授,导师均有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研究成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成果丰硕,近年的主要成 果如下:   出版的教材和著作有《景观艺术设计》 2004)、《公共环境标识设计》(2004)、《环境 艺术设计概论》(2008)、《艺术之水》(2002)、 《环境艺术设计十论》(2008)、《日本庭院文化》 2008)、《室内形式语言研究》(2003)、《北 京胡同四合院类型学研究》(2009)、《滨水景观设计》(2010)、《居住区景观设计》(2010)、 《景观铺装设计》(2010)、《景观艺术设计》 2010)、《室内设计基础》(2010)等   发表的论文有《生态伦理视野下的人居水环境设 计》(装饰)、《在功能中寻求美感》(中国建筑装 饰装修)、《感观与体验》(艺术与设计)、《北京 四合院式居住环境的嬗变》(装饰)等数十篇。   同时教师大都参与设计实践工作,完成项目多 个,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0500设计学——纺织品设计

【学科简介】是艺术设计学院最早开设的专业,至今已积累了 20余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相关领域占一席之地。具 有时尚设计前沿的探索精神,坚持传承中国传统手工 艺,坚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坚持不同学科专业的相 互交叉,强调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观念。本专业培养 的研究生,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 上,加宽对现代纺织品艺术设计的创作规律、流行趋 势、市场策略、纺织材料、计算机应用、图案学、传 统纺织工艺、环境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使学生具有符 合当代市场规律的艺术设计思维方法和实用设计技 巧;在多功能新型纺织品面料方面,如室内软装饰、 服装面料及时尚家居等方面具有开发、设计能力;具 有较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好的跨学科研究能力;能够 在当今纺织品市场运作过程中,掌握产品设计开发和 视觉营销的工作流程与方法,使学生成为纺织品艺术 设计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师资情况】本专业导师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在行业 及艺术设计领域兼任多项职务,并具有国外学习与教 学交流、考察的丰富经验。

【研究领域】国际现代纺织品设计、现代纤维艺术设计、装饰 图案研究、艺术设计与数码设计。

【人才培养情况】目前本专业已毕业7名学生,均取得硕士学位。

130500设计学——珠宝首饰设计

【学科简介】本专业一直坚持以设计与实践相结合,以民族民 间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现代金工技术相结 合作为办学理念,艺工融合、引领时尚。十几年来经 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专业已逐渐成长为我院乃至全 国高校中的特色专业。金工首饰实验室属全国一流, 实验室内有进行金工珠宝试制的各类常规设备和尖端 设备,其中大部分为进口仪器。本专业充分发挥学院 资深专家学者的优势,发掘借鉴兄弟院校的跨界资源 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同时一直借鉴日 本及欧洲先进的办学经验,聘请多位具有专业声望的 外籍教授。多年的不懈努力使本专业积累了很多宝贵 的教学实践经验,具备了较强的师资力量与较高的学 术及科研水平,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本专 业研究生的培养,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 本技能的基础上,加深对现代首饰设计规律、工艺技 术、营销,传统金属工艺、中国民族传统纹样、传统 工艺美术理论、宝石学、材料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  

【师资情况】本专业导师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在行业 及艺术设计领域兼任多项职务,并具有国外学习与教 学交流、考察的丰富经验。

【研究领域】现代首饰设计、材料、技术及营销研究

【人才培养情况】目前本专业已毕业17名学生,均取得硕士学位。

130500设计学——皮革箱包艺术设计

【学科简介】皮革艺术设计方向是以皮革行业为发展背景,通过运用天然皮革、毛皮及代用材料为设计表现 的基本素材,针对服饰品行业培养具备国际化品牌理念、敏锐的时尚嗅觉、高端产品研发能力的鞋靴、箱 包及皮装类设计师,通过设计教育,传授皮革产品的 设计方法,完善和健全我校服装整体配套化教学的发 展体系。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皮革艺术设计专业注重 学生对于高端时尚品牌的认识,树立国际化的时尚理 念,理解产品研发的组织架构,通过学习和参与课题 实践,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 能的基础上,加深对皮革产品(包括箱包、鞋、帽、 皮雕及饰品)品牌企业设计规律、现代及传统工艺技 术、现代营销、艺术设计理论、皮革材料学、现代设 计教育学、品牌企业的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皮革 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针对未来服饰品行业培养 具备国际化品牌理念、敏锐的时尚嗅觉、高端产品研 发能力的鞋靴及箱包类产品设计师。 

【师资情况】该专业形成了“学术教授—教研室主任—专业讲 师—梯队教师—聘请国外艺术家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专家”的教学团队架构,现有教授1名。

【研究领域】现代皮具研究(设计和设计管理、皮革材料和 材料装饰、工艺技术及营销)、现代鞋类研究(设计和设计管理、皮革材料和材料装饰、工艺技术及营销)、鞋的CAD应用研究、服饰企业品牌和品牌管理 行为研究。

130500设计学——色彩设计

【学科简介】进入21世纪,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市场的 开放、对外交流的增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大 众生活水平和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致使各行各业对 色彩设计、预测、教育、营销、研究、咨询、规划等 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显得日趋迫切。在此背景下,2002 年在艺术设计学院崔唯教授的主持下,本院于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了设计艺术学“色彩设计培养方向(研究 生)”,并且建立了符合色彩研究与设计规律的色彩 教学体系,由此也填补了国内此项艺术设计教育的空 白,使国内色彩教育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

自创建专业至今,该专业每年面向有志于色彩学 习者招生,每年招生46人。目前,在读学生12名。 同时,该专业拥有一支多学科教师构成的色彩师资队 伍,包括3名教授,1名副教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该专业在一些课程上聘请了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知名专 家学者担任兼职专业教学或导师工作等。

目前,该专业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流行色预测与 应用研究”、“色彩环境规划与设计研究”、“产品 色彩规划与设计研究”、“色彩史”等领域。

近年来,本专业曾获得过“中国色彩教育奖”和 “中国色彩学术奖”;曾出版过《当代欧洲色彩设 计》、《服装色彩设计》、《城市色彩环境规划与设计》等35多部专业论著,以及《高等艺术设计院校色 彩教材丛书》等;曾经先后完成过过《国际流行色委员会色彩定案 研究》、《中国历代色彩史 研究》、《国际时装周色彩 走向调研与分 析》、《北京服装色彩数据 库研究》,并 且作为核心专 家参与过《中 国城市居民色彩取向调查》、《亚洲青年色彩调查》 等色彩课题的研究;曾经作为核心专家参与过中国流 行色协会参加国际流行色委员会的“中国色彩提案”制定,以及2008年亚洲联合会“中国服装、化妆品和 室内色彩提案” 等流行色预测等。 鉴于本专业在色 彩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由此也奠定了本专业目前在 国内色彩教育、设计、预测、规划等领域的特殊地位 与拥有的重要影响! 

130500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

【学科简介】专业是通过对字体、图形、图像等元素的视觉化 信息设计,以现代印刷技术及各种新媒体形式为媒介, 以传达为目的进行信息传播的专业。近年来,本专业 教师在国内外出版了多部专著和教材,发表了大量论 文和作品,并屡在国内外大型美术展览及艺术设计大 赛中获奖。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在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 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宽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 规律和表现技法的掌握,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对平面 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图书设计、品牌设计与 管理以及多媒体设计语言等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具 备独立承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应用课题 的研究能力;能应用有关理论知识综合解决设计中具 体问题的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 中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领域中从设计实践到理论研 究树立整体意识;了解和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动 向,掌握新的设计理念、技术、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 以及在多媒体媒介中的应用与表现。

【师资情况】本专业导师目前有教授3名、副 教授4名,聘请2名业内成功人士作 为兼职导师,各位老师在行业及艺 术设计领域兼任多项职务,并具有 国外学习与教学交流、考察的丰富 经验,

【研究领域】平面设计与设计理论研究、品 牌设计与管理理论研究、广告创意 与设计研究、图书形态设计与研 究、多媒体设计语言研究、数码图 像与广告表现、插图风格与表现研 究。

【人才培养情况】目前本专业已毕业84名同学,均取得硕士学位。

130500设计学——新媒体与动画

【学科简介】顺应信息化社会而生,是最具有时代性的设计方 向。它融会所有现存媒体和设计门类,利用无所不在 的交互式的界面(手机,互联网,各类电子消费品 等),实现用户在工作、娱乐和社交的各类应用。专 业的教学注重观念的开放性、实验性与前瞻性,促进 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创新,要求学生必须深入思考个人的研究方向,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自己 设定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研究生的 培养,在全面掌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的基础上,加宽对新媒体设计与动画创作的规律和表 现技法的掌握,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对新媒体设计、 信息交互、动画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经过学习和课题 的实践,学生将逐渐掌握独立承担新媒体与动画设计 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应用课题的研究能力;能应用有关 理论知识综合解决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掌握新 媒体与动画设计在信息环境中的应用;在新媒体与动 画领域中从设计实践到理论研究树立整体意识;了解 和探索新媒体与动画的专业发展动向,掌握新的设计 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在多种媒体媒介中的应用与表现。  

【师资情况】本专业导师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在行业 及艺术设计领域兼任多项职务,并具有国外学习与教 学交流、考察的丰富经验。

【研究领域】信息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新媒体理论与方法、 交互设计理论与实践、动画创作与理论、文化遗产数字保护.

【人才培养情况】目前本专业已毕业26名同学,均取得硕士学位

130500设计学——工业设计

【学科简介】工业设计专业是我院重点专业,北京市特色专 业。专业在发展自身学科特色的同时,坚持艺工融 合、实践创新的办学模式,强化科学管理,推进产学 研结合,构建和谐校园,实现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 办学目标,为首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我国纺织服装 业、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 部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 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工业设计分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北京机械工程学会 工业设计分委员会主任单位,北京市工业促进中心理 事单位等。该专业所承担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纺织高 校工业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项目获得2000年北 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 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深对工业设计的发展 历史和未来的设计趋势,以及设计观念、设计理论、 设计方法、表达方式和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与 实践。经过培养,学生将具备承担工业产品设计的基 础理论与应用课题的研究能力;应用有关理论知识综 合解决具体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产品 工程设计的能力;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应用计算机辅助 设计与表达的能力。同时,了解和掌握工业设计领域 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 法,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设计研究和设计开发实践中 的能力。  

【师资情况】本专业导师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5名,另外聘 其他院系教授1名。在行业及艺术设计领域兼任多项职 务,并具有国外学习与教学交流、考察的丰富经验。

【研究领域】信息产品设计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产品数字化设 计方法研究、交互界面设计、系统设计应用研究、可 持续性产品设计研究、产品设计与工程技术关系研 究、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人机工程与产品设计关系研究。

【人才培养情况】目前本专业已毕业26名同学,均取得硕士学位。